首页 资讯 正文

槐苑文化体育公园如何激活39万人的“家门口幸福”?

体育正文 233 0

槐苑文化体育公园如何激活39万人的“家门口幸福”?

槐苑文化体育公园如何激活39万人的“家门口幸福”?

中国山东网·新感知6月13日讯 六月的济南,热浪裹挟着机械轰鸣声在城市上空升腾。一座位于济南西的老广场正在悄然变身为现代(xiàndài)综合性文化(wénhuà)体育公园(gōngyuán),这个占地93.7亩的文化体育公园正以全龄友好为画笔,在老城区的街巷深处勾勒出(chū)城市更新的新范式。 老城之困:从“城市(chéngshì)会客厅”到“城市病”集中地 在济南城西,槐苑广场与槐荫体育场曾是(shì)城市(chéngshì)发展的亮眼名片,如今却在岁月(suìyuè)更迭与城市扩张中(zhōng)面临新挑战。项目南侧地块的槐苑广场,自(zì)1999年(nián)建成开放至2017年,经历了儿童游乐设施增设、广场铺装改造(gǎizào)、健身设施更新等多次改造。项目北侧(běicè)地块的槐荫体育场2011年便投入使用,如今体育场四周交通堵塞,内部设施老化,甚至出现部分塑胶跑道开裂、鼓包、草皮磨损严重等现象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,这片拥有39万常住人口、200万流动人口的黄金地带,“城市病”日益凸显。 改造前现状 停车(tíngchē)难、功能单一、体育设施陈旧、配套设施不足是目前槐苑广场(guǎngchǎng)与槐荫体育场急需解决的难题。广场周边(zhōubiān)人口密集且(qiě)紧邻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、济南儿童医院,每日往来的就医人群让这里人流量居高不下,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。市民宋先生对此深有感触,他回忆道,孩子生病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时,开车前来简直是一场“噩梦”。几乎每次来都找(zhǎo)不到空车位,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,只能选择违章(wéizhāng)停车或者打车(dǎchē)前往。 这些问题的(de)背后,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老城区(lǎochéngqū)普遍面临的更新困境——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平衡民生改善、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?如何让“老空间”承载(chéngzài)“新需求”?槐荫区以槐苑文化体育公园项目为支点,开启了一场聚焦(jùjiāo)“全龄友好”的城市更新探索。 破局之道:问需(wènxū)于民,构建全龄友好活力新地标 如何推动城市更新?一场由政府(zhèngfǔ)、建设单位、街道、居民和施工单位共同(gòngtóng)参与的(de)(de)民生实践给出了答案—— 问需于民,共绘蓝图。“我小的时候就经常到这个广场上玩,但是(dànshì)后来广场的功能慢慢跟不上大家的需求,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。”在附近生活30多年的李先生道出来周边大部分居民的心声。 为让城市更新真正贴合民众需求(xūqiú),槐荫区政府牵头搭建沟通平台,联动槐荫城投统筹(tǒngchóu)项目(xiàngmù)规划,街道工作人员深入社区,中建八局二公司项目团队发挥专业优势,搭建全过程服务平台,提供居民(jūmín)(jūmín)议事、需求调研、方案设计等服务。在项目建设前,多方协同开展民意调研,充分了解周边(zhōubiān)居民“心愿清单”,先后收集调查问卷100余份,开展民意调查交流3次,认真记下各方人员对广场(guǎngchǎng)改造的期望。“我们在原有设计的基础(jīchǔ)上,根据收集到的居民建议,先后对设计方案修改60余次,最终在居民代表会上获得全票(quánpiào)通过。”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工作人员说道。 示意(shìyì)效果图 项目紧扣槐荫区“儿童友好示范区”与“全民健身中心”战略定位,紧扣“一老(yīlǎo)一小”民生需求,融合立体公园、智慧交通、文化记忆、体育赋能、数字生态五大场景,致力实现“空间提质(tízhì)、产业焕新、民生幸福(xìngfú)”三重目标。 创新密码:立体联动、文体赋能唤醒(huànxǐng)老城风华 在此次(cǐcì)改造中,如何通过现有的空间条件打造人人乐道的休闲(xiūxián)空间是重中之重。槐荫城(huáiyīnchéng)投(tóu)项目负责人王洋表示,项目将在立体空间重构、全龄友好场景打造、文体产业赋能、文化记忆再生、数智技术赋能等多个方面着重发力。 此次更新的(de)一个突出亮点,便是地上地下(dìxià)空间的巧妙联动。地上部分将打造“空中廊桥+地面绿轴+下沉(xiàchén)庭院”三级立体公园系统,串联儿童医院、体育场与槐苑广场,形成“10分钟便民(biànmín)活力环”。“家长(jiāzhǎng)带着孩子看完病,能顺着廊桥漫步到绿意盎然的地面绿轴,让孩子在自然的怀抱中放松(fàngsōng)身心。”王洋介绍,地下将建设复合式地下公共(gōnggòng)空间,由1600个车位的智慧停车场、商业街区、文化展厅等板块共同构成,此外,通过一块大屏,就能轻松实现车位预约、人流监测、能耗管理等,让市民的出行和消费更加(gèngjiā)便捷高效。 示意效果图 为(wèi)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,项目计划设置儿童(értóng)友好区、青年活力区、老年康养区(kāngyǎngqū),打造全龄友好场景。届时,儿童友好区既是(shì)“探险+学习”主题乐园,也是健康监测驿站,可为孩子们提供身高体重、体态筛查等免费服务。青年活力区配备智能健身器材、设有街舞广场(guǎngchǎng),还支持赛事预约。老年康养区将结合槐荫区“银发智库”计划,开设老年兴趣(xìngqù)课堂。 未来这里不仅(bùjǐn)是休闲场所,更是“经济磁场”。据介绍,项目计划将槐荫体育场升级为“智慧赛事中心(zhōngxīn)”,未来可以承接片区青少年锦标赛、全民健身大会;开发“赛演经济”衍生品,推出赛事IP盲盒、冠军同款运动课程(kèchéng)。同时引入“体育+商业(shāngyè)”复合店,打造“逛(guàng)、玩、购”一站式消费圈。 温暖注脚:精细(jīngxì)管理守护生态民生双赢 打造的不只是游憩(yóuqì)公园,更是承载城市记忆的精神场所(chǎngsuǒ)。在项目(xiàngmù)建设中,中建八局二公司充分结合老槐苑广场的文化风貌,对核心区域的原生(yuánshēng)大树进行了完整保留(bǎoliú),在此基础上,计划打造公园亲子中心草坪,“未来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时,身旁或许就是家长童年见过的那棵老槐树。”项目设计经理王冬说。 示意(shìyì)效果图 在守护(shǒuhù)城市历史文脉(wénmài)的(de)同时,项目建设团队以精细化管理构建和谐施工环境,为了最大限度(xiàndù)地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,构建了多层次降尘体系,综合运用围挡喷淋、基坑临边喷雾、大功率定点雾炮、高杆喷淋、移动雾炮、挖掘机喷淋等设备,有效(yǒuxiào)将施工带来的扬尘影响降到最低。“在建设过程中,我们始终将周边居民生活体验置于首位,专门(zhuānmén)设立12345专员,专职处理周边居民的各类诉求,截至目前群众满意度(mǎnyìdù)达100%。”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陈文说道。 据了解,项目施工时段也结合居民作息进行动态优化,通过早间施工时间延后、午间暂停(zàntíng)作业、夜间施工结束(jiéshù)时间提前等措施,切实将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(zhì)最低。 民生答卷:从“幸福(xìngfú)升级”到“城市跃升” 槐苑文化体育公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,其中,一期主要建设地下(dìxià)智慧停车场、地下配套设施及地上公园提升等(děng)内容,已于2024年8月开工建设,预计于2026年6月竣工(jùngōng);二期主要建设地下智慧停车场、地下配套设施及地上全民(quánmín)健身(jiànshēn)中心等内容,目前已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,预计2026年9月竣工。 项目投入使用后,能够增加活动草坪3600平、提供儿童友好活动场地(chǎngdì)1800平、构建健跑道840米、散步道560米、可同时(tóngshí)容纳7000人同时活动。直接惠及(huìjí)周边(zhōubiān)10万居民,全龄设施覆盖率(fùgàilǜ)提升至90%,就医停车等待时间缩短60%。同时,与市立五院、儿童医院形成“医养康护”产业集群,拉动健康消费超(chāo)5亿元(yìyuán)/年,成为“康养济南”示范窗口,为全省提供“全龄友好型城市更新”标准化模板。 朝阳中,塔吊在(zài)(zài)工地上投下细长阴影。围挡内的混凝土仍在凝固,而关于老城新生的故事,正在每一立方毫米的浇筑中生长出无限可能。期待未来该项目能够助力槐荫区构建“儿童健康+银发(yínfā)经济+青年双创”活力生态圈(shēngtàiquān),为城市全龄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中国山东网记者(jìzhě) 刘自锐 报道
槐苑文化体育公园如何激活39万人的“家门口幸福”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